山梔子

梔子又名越桃、山梔子、黃梔子。主產於長江以南各省。功能: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治熱病心煩,肝火結鬱不眠,黃疸,淋病,尿血,吐血,衄血,赤目,口瘡,瘡瘍腫毒。(止血炒黑用)。脾虛便溏,食少者忌用。

臨床用治蝴蝶斑、青春痘、黃褐斑、酒渣鼻等,效果佳。本品乃肝膽濕熱要藥,亦係美容良藥,尚獲一美名稱越桃。

〈藥性論〉:
"利五淋,主中惡,通小便,解五種黃病,明目。治時疾,除熱及消渴,口乾,目赤腫痛"。〈本草綱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損傷瘀血,及傷寒勞復,熱厥頭痛,疝氣,湯火傷"

以上摘自:
http://www.fengtipoeticclub.com/book/tu200/tu234.html



薑黃

薑黃,是我們常吃的薑嗎?非也。薑黃雖然是薑科植物的一種,但並不是我們一般吃的薑母鴨或薑絲炒大腸所使用的薑。薑黃是數千年來在印度醫書《阿育吠陀》(Ayurveda)和中藥裡常見的一種藥材,也是好吃又便宜的辛香料,我們常見的咖哩帶著極其鮮豔的黃色,就是因為薑黃的成份。

藥用歷史悠久

  薑黃(Curcuma longa L.)為薑科(Zingiberaceae)薑黃屬(Curcuma sp.)的植物,原產於印度、東南亞、中國的四川、廣東、雲南一帶,以及台灣,主要是使用其根莖部份。使用薑黃的歷史可回溯數千年,在印度傳統醫學上,薑黃因為具消炎效果而經常使用於抑制關節疼痛,並用於外敷傷口。根據中醫典籍記載,屬於祛瘀活血藥的薑黃,其性味辛、苦、溫,歸肝、脾二經,功效為通經止痛、破血行氣,主治癥瘕血塊、月經不通、腹中氣脹、胸腹痛、風痹臂痛、撲損瘀血等症,薑黃也認為是芳香健胃利膽劑,兼有止血、袪風、通經、鎮痛作用,也可用於腸胃炎、黃疸、腹痛,胃痛等症;外用為粉末塗佈,也可治療膿腫創傷。這些看起來聽起來很玄的症狀與描述,現在西方醫學認為大部份都與發炎現象或前列腺素的作用相關,由此可知,薑黃在抗發炎上似乎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與薑黃同類的中藥材鬱金(Curcuma Radix),則是以用薑黃植物的塊根部份為藥材,在中醫裡歸肝、心、肺經,也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利膽等功效。根據《本草綱目》所述:「薑黃、鬱金,形狀功用皆相近。但鬱金入心治血,而薑黃兼入脾,兼治氣,為不同耳。」現在的研究知道,鬱金、薑黃是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入藥,基本上都具有類似的作用與成份。

其他:在皮膚方面,薑黃素會加速皮膚傷口的癒合,減少疤痕形成,主要是因為薑黃素能促進轉化生長因子β及一些膠原蛋白的生成、表皮細胞的再生,並減少自由基的傷害;薑黃素也被認為可以對一些皮膚病,包括牛皮癬、硬皮病、皮膚炎及皮膚癌等有改善的療效,並對紫外線造成的皮膚病變有保護作用,因薑黃素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以捕捉紫外線照射時所造成的自由基,以避免細胞受到攻擊。此外,薑黃素能有效抑制許多發炎的機制,所以也應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以上薑黃摘自: 
http://magazine.sina.com.tw/saylib/200703/2007-03-01/ba29684.shtml


紅麴


「藥食同源」在中國至少有四千年的歷史,紅麴從古至今就具藥用與食用雙重保健功能,傳統中國醫學上,紅麴主要是促進消化和活血功用。紅麴相關食品是中國祖先偉大的發明,應用於釀酒、釀醋、紅糟肉、紅豆腐乳等,為食品加工的絕佳材料。近年來經科學研究指出,紅麴菌會產生有益人體的代謝產物及生理活性物質,如天然紅色色素、香味物質、水解酵素及膽固醇合成抑制劑(monacolins)和降血壓物質γ-胺基丁酸(GABA)等。鑑於紅麴具養生保健成分及天然豔麗喜慶色澤與香味物質和養生保健天然活性物質等優異性能,應用開發紅麴相關產品。

以上紅麴摘自: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685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des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